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将歌德《浮士德》中'永恒之女性'的艺术形象与中国传统女神形象相嫁接,郭沫若在《女神之再生》的诗篇中创造了新的东方女神形象,并通过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再生的东方女神的艺术形象,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女神形象的超越,同时也超越了歌德'永恒之女性'的精神内涵。这一艺术嫁接的出发点和双重意义上的超越,本质上都基于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和对新的审美观的渴求。自身深厚的中国文化造诣,对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因时代需要而形成的'文化过滤',是郭沫若对歌德'永恒之女性'进行艺术嫁接并获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推荐文章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郭沫若
诗歌
《女神》
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
《女神之再生》与《补天》之比较
<女神之再生>
<补天>
相同
差异
东方艺术传统与竹久梦二的绘画之美
东方绘画
竹久梦二
简笔诗画
“俳画”
“非人情”
“意气”之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方女神的再生——析郭沫若对歌德“永恒之女性”的艺术嫁接与超越
来源期刊 华西语文学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嫁接 郭沫若 歌德 永恒之女性 女神 超越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4+269-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少庠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1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嫁接
郭沫若
歌德
永恒之女性
女神
超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语文学刊
不定期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