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芹菜根不同部位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筛选其护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正丁醇组、石油醚组、氯仿组、乙酸乙酯组、阳性组、空白组.其中石油醚组、氯仿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分别以1.5kg(-1)灌胃相应部位的药物,模型组与空白组以100g·mL(-1)用量灌胃生理盐水;阳性组按200mg·kg(-1)灌胃联双酯,共7天.模型组、阳性组和各给药组按50mg·kg(-1)腹腔注射D-GaIN造模,阴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LT、AST水平,且疗效显著.结论:维药芹药根护肝作用的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
推荐文章
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小鼠
赤芍甘草冲剂
D-半乳糖胺
分光光度法
化学性肝损伤模型
维药芹菜根醇提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维药
芹菜根提取物
D-氨基半乳糖
急性肝损伤
大鼠
抗中性粒细胞血清对 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作用
D-氨基半乳糖
急性肝衰竭
中性粒细胞
免疫微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药芹菜根不同部位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新疆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芹菜根 不同部位 急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8
页数 分类号 R575
字数 1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931.2011.0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亮英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24 63 4.0 7.0
2 乌莉娅·沙依提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药系 21 180 8.0 12.0
3 陈妍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33 230 8.0 14.0
4 刘飞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药剂科 17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芹菜根
不同部位
急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中医药
双月刊
1009-3931
65-1067/R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龙泉街191号
58-8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