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糖源的不同淀粉水平(w为10%、15%、20%、25%、30%、35%)对初始体质量为(0.96±0.02)g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体营养成分组成、肝胰脏显微结构和肝胰腺脂肪合成酶的影响.实验饲料中w(蛋白质)为38%;w(脂肪)=5%.实验在室内循环水族箱内进行,实验用水为天然咸淡水(盐度:6‰~14‰),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箱30尾虾,饱食量投喂.实验结果表明:w(淀粉)=15%实验组对虾的增质量率、SGR最高,分别为453.62%和3.06,与w(淀粉)=10%和w(淀粉)=20%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w(淀粉)=10%组的对虾成活率最高(96.67%),w(淀粉)=25%组最低(66.67%);w(淀粉)在25%~35%时,对虾的增质量率、成活率、SGR显著低于w(淀粉)为10%、15%和20%组(P<0.05).w(淀粉)=20%组的体蛋白含量最低(72.24%),w(淀粉)=30%组最高(75.27%),其余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淀粉组体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从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脏组织学切片观察到,饲料w(淀粉)为10%~35%的范围内,肝胰脏脂肪无异常积累.肝胰腺中脂肪合成酶活性很低,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之,在饲料蛋白含量为w=38%左右时,凡纳滨对虾饲料适宜的淀粉含量(w)为10%~20%.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玉米淀粉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肪代谢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玉米淀粉 生长 脂肪合成酶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9
页数 分类号 Q45|S963.31+1
字数 4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坚 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 67 1956 25.0 43.0
2 田丽霞 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 58 1404 22.0 36.0
3 王家庆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13 53 4.0 6.0
4 郭冉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47 202 8.0 12.0
6 夏辉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55 353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凡纳滨对虾
玉米淀粉
生长
脂肪合成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