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首先对浙东南山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物源、地形和降水条件)进行了研究。随后研究了本区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在形成方式上,以谷坡或沟源地带的土动力启动方式为主;在侵蚀特征方面,主要有面蚀作用和沟谷侵蚀作用;堆积特征方面,在宏观上当规模较大时可形成堆积扇,规模较小时往往以停积于中下游沟道为主;微观上,主要表现为堆积物质结构杂乱,个别具有期次性。对本区泥石流临界雨量组合进行分析,认为采用基于区域临界雨量组合的泥石流预警预报方法较为合理。利用研究区内4次群发泥石流时的降雨特征值确定了本区泥石流爆发的临界雨量组合,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区泥石流的临灾预警,分为以下步骤:①收集实时降雨资料;②绘制实时雨量组合曲线;③泥石流灾害预警;④泥石流临界雨量基准的修正。
推荐文章
温州群发性坡面泥石流临界雨量研究
地质灾害
群发性
临界雨量
温州
北京市泥石流灾害临界雨量研究
泥石流
灾害
临界雨量判别模型
北京市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
泥石流
激发雨强
形成机理
汶川地震
缺资料地区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研究
雨量阈值
泥石流
预警
缺资料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浙东南山丘区泥石流爆发的临界雨量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泥石流基本特征 形成条件 预警预报 临界雨量组合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6
页数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11.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坤龙 157 4605 38.0 6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基本特征
形成条件
预警预报
临界雨量组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