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语》中有一类特殊的人物,即隐士和逸民。他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代表了孔子对政治和世事的另一种态度。孔子对讽刺自己的隐士们充满了敬意。实际上,孔子对隐逸也有自己的追求。孔子追求的是心灵上的隐逸。当今社会中,物欲横流,世间的纷繁令人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孔子从一定意义上也告诉我们该如何在世俗中把握自己的心灵。
推荐文章
浅论陶渊明南山归隐的精神人格
生存方式
归隐
精神人格
人格理想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陶渊明
出仕
归隐
原因分析
《论语》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论语》
启发式教学
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在《论语》中寻求心灵的归隐
来源期刊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论语》 隐士 逸民 政治与隐逸 心灵的归隐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高职教育与学生工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5
页数 分类号 I206.2
字数 53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446.2011.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雨微 内蒙古大学历史系 8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论语》
隐士
逸民
政治与隐逸
心灵的归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季刊
1009-5446
44-1693/Z
大16开
广州市沙太南路66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6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8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