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有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在判断'大学生'能否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准大多是以是否'正式毕业'的'时间段'方式进行划分的。但这种方式显然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判断',而非深入的'实质判断',有欠科学性,当然,也有失公允。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劳动关系的判定也应采用'常规'的劳动关系'人身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的'三性说'作为唯一的执行标准,而不应恣意跳离这一传统标准而另树一帜。尤其是'三性说'中的'人身从属性'势必将成为判断'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属性的最核心的准绳。同时,笔者也相信,只有采用这种更科学、更实质的标准进行界定,才能让'大学生'和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回归正途。
推荐文章
浅论大学生劳动法主体地位问题
劳动法主体
大学生
工伤认定
浅论大学生劳动法主体地位问题
劳动法主体
大学生
工伤认定
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障作用
劳动法
劳动者
保障作用
浅谈劳动法的意义作用
劳动法
意义
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学生”的劳动法保护
来源期刊 民商法争鸣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大学生 人身从属性 形式判断 实质判断 劳动关系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7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D92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海挑 上海恒隆律师事务所南京分所 5 3 1.0 1.0
2 石顺光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学生
人身从属性
形式判断
实质判断
劳动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商法争鸣
半年刊
大32开
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二段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