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Fast Ocean-Atmosphere Model (FOAM)海气耦合模式,分析了CO2加倍后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O2加倍后,模式中整个赤道海域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但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增幅要强于东赤道太平洋的现象.产生这种增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带区域160°E以东海面东风的增强及东赤道次表层海洋冷水上翻的增强,使得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上层海洋增暖减缓.CO2增加后,模式中Nino事件的演变过程与控制试验相似,但La Nina事件的演变在两个试验中有明显区别:CO2加倍试验中La Nina事件的冷海温异常强度更强、维持时间更久,且El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circulation (ENSO)事件的周期也有所增长.ENSO周期的改变是由于模式中CO2浓度增加后,热带与热带外热容量交换的减小,使得热带海域热容量的充放电速度减慢,根据“充放电理论”,ENSO事件周期将拉长.
推荐文章
赤道太平洋-印度洋海洋上层海温分析
赤道印度洋
赤道太平洋
El Nio
海温
赤道太平洋近表层上升流的估计
Argos漂流浮标
赤道太平洋
上升流
热带流圈
赤道北太平洋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体系
二氧化碳体系
赤道北太平洋
赤道太平洋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及其变化机制的诊断分析
上层海洋热含量
变化机制
El Ni?o
ECCO v4
赤道太平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赤道太平洋海域对CO2加倍的敏感性试验
来源期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耦合模式 CO2增加 全球变暖 热带太平洋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0-678
页数 分类号 P404|P4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海波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6 133 2.0 6.0
2 张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7 55 4.0 7.0
3 于亮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耦合模式
CO2增加
全球变暖
热带太平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69-5097
32-1169/N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7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