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测试(acoustic refles latency test,ARLT)初潜伏期(非交叉)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患者152例(208耳),其中老年性聋25例(50耳),梅尼埃病45例(45耳),噪声性聋31例(62耳),突发性聋51例(51耳);正常对照组50例(100耳).ARLT测试采用GSITYMPSTART中耳分析仪,探测音226Hz,刺激频率为1000Hz,刺激强度为高于同侧耳1000Hz声反射阈10dB,最大刺激声120dBHL,平均叠加次数为5次,重复检查,取平滑曲线所对应初潜伏期数值.应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病例的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数值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4组耳蜗性聋患者声反射潜伏期(ARLT)非交叉和交叉的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非交叉)小于正常人,可作为诊断耳蜗性聋的一项客观指标.
推荐文章
听力正常人的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法医学
诱发电位,听觉
潜伏期
正常人
镫骨肌声反射的建模与仿真初探
听觉生理学
镫骨肌声反射
建模与仿真
生物控制论
正常人听觉P300的初步研究
正常人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年龄因素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镫骨肌声反射消失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探讨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
镫骨肌声反射
膜迷路积水
共振频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耳蜗性聋患者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与正常人的差异
来源期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耳蜗性聋 镫骨肌声反射 声反射潜伏期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269
页数 分类号 R764.04
字数 2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299.2011.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爱华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128 1503 22.0 33.0
2 李云英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74 156 6.0 10.0
3 王涂路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10 43 4.0 6.0
4 李松键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14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4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耳蜗性聋
镫骨肌声反射
声反射潜伏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双月刊
1006-7299
42-139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5号
38-224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2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9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