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能量分析和(炯)分析.并以R245fa为工质,针对100℃左右的热源,在给定工况下分析计算了系统的热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热效率的因素为蒸发器出口、膨胀机出口以及冷凝器内的工质状态参数;要减少系统的不可逆损失,需减少各热力过程的有温差传热和摩擦损耗,即选取高效传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及设计制造适合有机工质的膨胀机;在冷凝器入口前加装回热器,可有效减少传热温差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加装回热器后整个系统的热效率提高了0.32%.研究结果可供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设计作参考.
推荐文章
过热/过冷对内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热力学
有机朗肯循环
内回热
过热
过冷
涡轮增压柴油机余热利用的有机郎肯循环烃类高温工质热力学分析
余热利用
有机朗肯循环
烷烃类工质
柴油机
?效率
回热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回热器
制冷循环
热力学分析
冷凝条件对基于混合工质的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
余热利用
有机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柴油机
冷凝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力学 余热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分析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8
页数 分类号 TK123
字数 3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33.2011.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培萍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26 211 9.0 13.0
2 魏新利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79 1868 21.0 33.0
3 孟祥睿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44 455 11.0 20.0
4 马新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8 353 11.0 17.0
5 常佳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6 102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69)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6)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力学
余热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双月刊
1671-6833
41-1339/T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36-2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8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