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24h动态血压监测且诊断为非勺型2级高血压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30例:上午7:00和晚上7:00各服缬沙坦80 mg;对照组30例:上午7:00服缬沙坦160 mg,两组用药8周后复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白昼、夜间血压负荷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73.33% vs.46.67%,P<0.05;舒张压:76.67% vs.43.33%,P<0.01).结论 应用缬沙坦治疗非勺型高血压,可以很好地控制2级高血压,并改变血压昼夜节律,早晚两次服用,效果更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动态血压监测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455
页数 分类号 R544.1
字数 1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11.06.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缬沙坦
动态血压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