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性采访所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有目共睹,使其逐步成了媒体常见的采访方式之一。然而,隐性采访固有的掩盖性、隐瞒性决定了这种采访方式在道德和法律上的争议。从世界各国立法对待隐性采访的默认或公开承认可看出其存在的合理性。未来立法,应当从采访行为地、记者的角色、被采访者的态度以及隐性采访的严格适用条件、证据问题等对隐性采访行为进行法律定性。目前,美国关于隐性采访的一些判例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基于上述,我们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以此作为隐性采访的法律思考。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英国近期出现的新闻窃听侵权的消极影响。
推荐文章
教育中“正当性”探析
教育
正当性
公平
人本
合法
正义差别原则的正当性再思考
正义
差别原则
权利
强制
罗尔斯
诺奇克
社会建构方式
高校校规法律正当性探究
校规
法律正当性
正当化路径
论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与版权的正当性
劳动财产理论
版权
正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新闻隐性采访正当性及窃听侵权的法律定性
来源期刊 民商法争鸣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隐性采访 舆论监督 隐私权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27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D9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遂全 四川大学文学新闻学院 85 316 9.0 16.0
2 袁婧 四川大学文学新闻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性采访
舆论监督
隐私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商法争鸣
半年刊
大32开
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二段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