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下颈椎前路单椎间隙减压后不同高度植骨对颈椎即刻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植骨高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6例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取三面皮质骨髂脊植骨块.对完整状态、C5/6节段椎间隙减压术后应用不同高度骨块(基准高度的100%、120%、140%、160%)行椎间植骨5种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生物材料测试机上加载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的三维运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测量C5/6节段在各状态下的i维运动范围;进行各状态间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6例标本C5/6椎间隙植骨的基准高度平均为6.86mm.所有骨块植骨成功,但160%基准高度植骨时骨块置入较困难,且1例标本出现了椎间隙前方残余软组织的撕裂.1例标本在基准高度植骨状态测定屈伸过程中出现了植骨块移位,但在测试过程中均无植骨块脱出.统计分析表明,140%和160%基准高度植骨时较基准高度植骨时C5/6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活动度明显减小(P<0.05),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60%基准高度植骨时C5/6节段的左右侧屈活动度较完整状态及120%基准高度植骨时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状态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单椎间隙减压后,撑开植骨可增加手术节段的即刻运动稳定性,理想的植骨高度为140%基准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椎间植骨高度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 椎间高度 植骨 生物力学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33
页数 分类号 R681.5|R318.01
字数 37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11.03.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慧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 99 805 14.0 21.0
2 杨睿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 50 324 10.0 15.0
3 信效堂 威海市立医院脊柱骨病科 17 54 5.0 7.0
4 殷德振 威海市立医院脊柱骨病科 10 17 3.0 4.0
8 史玉朋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 4 38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椎间高度
植骨
生物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