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壶菌病为近年发现的两栖类动物重要传染病,对野生和养殖种群危害极大,为确定药用经济动物蟾蜍历史上壶菌病感染情况,提高养殖蟾蜍疾病防治水平,选取某博物馆馆藏采集于四川的蟾蜍标本32只,利用Taqman—MGB荧光探针定量PCR技术进行壶菌检测,并对定量PCR产物克隆、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判定其来源。最终得到定量PCR标准曲线:Y=-3.0X+32.39;相关系数R0=0.9996;检测结果为阳性样本12只,检出率37.5%。同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我国的壶菌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一类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菌株呈现高度的亲缘关系;另一类则表现出与世界其他地区分布的壶菌有明显的不同,显示其独特性。这提示我国蟾蜍壶菌病的防制应更具针对性,不可盲目照搬国外经验。
推荐文章
病原真菌种内群体遗传分化研究现状与技术
种内群体遗传分化
VCGs标记
同功酶标记
DNA分子标记
新疆蟾蜍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化
蟾蜍
遗传变异
系统发育
地理分化
Cytb
新疆
广西家蚕僵病流行趋势及其主要病原遗传规律研究
家蚕
僵病
球孢白僵菌
ITS序列
ISSR多态性分析
白僵菌农药
松材线虫病病原种群分化研究现状
松树枯萎病
松材线虫
病原种群
形态分化
致病性分化
遗传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蟾蜍壶菌病病原遗传分化研究
来源期刊 经济动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蟾蜍 馆藏标本 壶菌 实时PCR 系统发育分析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3
页数 分类号 S865.97
字数 22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448.2011.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蕴绮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蟾蜍
馆藏标本
壶菌
实时PCR
系统发育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经济动物学报
季刊
1007-7448
22-1258/S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