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樟树叶为研究对象,通过超临界萃取和微波萃取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处理后的樟树叶残渣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变化进行表征,以期对提取效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处理前后的樟树叶表面主要由C、O、N、Si等元素组成。通过对C1s进行曲线拟合与分峰发现,处理前后的樟树叶中的C1s存在三种形态:C1、C2、C3。C1的相对含量的变化为:微波萃取后的樟树叶〈超临界萃取后的樟树叶;C2、C3的相对含量变化规律与C1正相反。对于处理前后樟树叶表面O1s拟合分峰发现其有两种结合形式:O1和O2。由于樟树叶中不仅含有C元素,还含有N、Si元素,因此,经超临界和微波两种方法处理后樟树叶中O1的含量较素材有所提高。经微波处理后的萃取液中的萜类化合物等抽提物含量高于超临界萃取;经超临界萃取的挥发油中含有抽提物的同时也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类化合物。可根据提取物的不同用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推荐文章
超临界CO2萃取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
乌饭树叶
超临界萃取
总黄酮
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樟树叶挥发油成分
樟树
同时蒸馏萃取
挥发油
芳樟醇
气相色谱-质谱法
乙醇水溶液提取樟树叶活性成分工艺及其成分分析
樟树叶
樟树叶活性成分
提取工艺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萃取方法对樟树叶萃取效果的XPS表征
来源期刊 木材加工机械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樟树叶 超临界萃取 微波萃取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89.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君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68 985 17.0 30.0
2 徐国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3 18 2.0 3.0
3 胡生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樟树叶
超临界萃取
微波萃取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和草原机械
双月刊
2096-8361
10-1689/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苑路20号世纪兴源大厦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3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5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