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藏柏、樟树、滇青冈为试材,研究不同非寄主植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方法]将云南松针与藏柏、樟树、滇青冈等非寄主植物叶片配成0g:6g,1g:5g,2g:4g,3g:3g,4g:2g,5g:1g,6g:0g7种比例置于"Y"型嗅觉仪反应臂中作为气味源,对照臂为空白,观察云南切梢小蠹的嗅觉反应。[结果]当非寄主在混合叶片中的比例较小时,非寄主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嗅觉行为影响较小。随着非寄主叶片所占比例的逐渐增大,叶片混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率越来越小。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以4g:2g,5g:1g2种比例混合时,与混合叶片中全为云南松针(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比例6g:0g)相比,其对云南切梢小蠹引诱率相差较小,最大相差14%。当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以1g:5g,2g:4g2种比例混合时,与混合叶片中全为云南松针相比,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率下降,下降最大值为40%。[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混交林营造中混交比例的确定、云南切梢小蠹植物源引诱剂和驱避剂的开发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云南切梢小蠹对不同非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
云南切梢小蠢
嗅觉行为
非寄主植物
针叶树小蠹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其应用
针叶树小蠹
非寄主挥发物
行为反应
应用
进展
云南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为研究
云南切梢小蠹
蛀梢
坑道长度
枝梢直径
侵入孔位置
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为研究
云南松
云南切梢小蠹
横坑切梢小蠹
蛀梢
坑道长度
枝梢直径
侵入孔位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切梢小蠹对不同非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
来源期刊 植物病虫害研究:英文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云南切梢小蠹 嗅觉行为 非寄主植物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斌 西南林业大学资源学院 94 267 8.0 12.0
2 岳锋 西南林业大学资源学院 9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6)
  • 参考文献(1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6)
  • 参考文献(1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4)
  • 参考文献(2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南切梢小蠹
嗅觉行为
非寄主植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植物病虫害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2152-3932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出版文献量(篇)
72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