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存在于包括真菌在内的大部分低等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及一些植物中.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蛋白在细胞新陈代谢、毒力以及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目前在人类细胞中尚未发现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因此,探明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机制,可为抑制剂的设计和寻找提供多个“靶点”,从而研制出能够抗致病性真菌而不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本文就近年来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及其潜在抑制剂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乳酸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乳酸菌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细菌素合成
耐酸性
黏附性
细菌双组分信号系统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细菌
双组分信号系统
抑制剂
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saeRS对相关蛋白调控的研究
表皮葡萄球菌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saeRS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saeRS对相关蛋白调控的研究
表皮葡萄球菌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saeRS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真菌 双组分信号转导 抑制剂 药靶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0-372,380
页数 分类号 R379
字数 32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27.2011.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105 378 10.0 15.0
2 张子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41 324 9.0 17.0
3 徐西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菌
双组分信号转导
抑制剂
药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