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实验室前期获得了一株假单胞菌MBR(Pseudomonas sp.MBR),能够在好氧环境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将可溶性强、毒性高的亚碲酸盐还原为无毒的不溶性碲单质.本文主要报道对该菌好氧还原亚碲酸盐为碲单质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对高浓度的亚碲酸钠具有抗性并还原为单质,由于碳源提供的电子供体不同,该菌对亚碲酸盐的最小抑制浓度(MIC)有较大差异,其中以丙酮酸为碳源的MIC最高,达到2 mmol/L.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亚碲酸钠的毒性使细胞的形态发生了严重变形,细胞膜有裂解的迹象,还原的Te单质大量积累在细胞质内.
推荐文章
一株磷酸盐还原菌除磷的特性研究
磷酸盐还原菌
磷浓度
微量元素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特征及系统进化分析
好氧反硝化菌,Rhodococcus sp.HN,16S rDNA 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研究
假单胞菌,铜绿
烧伤
药物耐受性
基因,MDR
β内酰胺酶类
氨基糖苷类
一株硫酸盐还原菌DSRBa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硫酸盐还原菌
分离鉴定
16S rDNA序列
硫酸根去除
氧化还原电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假单胞菌MBR对亚碲酸盐的好氧还原特征
来源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亚碲酸盐 假单胞菌 好氧还原 最小抑制浓度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X1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26 919 16.0 24.0
2 李大平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49 708 15.0 26.0
3 何晓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8 352 10.0 18.0
4 陶勇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49 311 9.0 16.0
5 王晓梅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5 322 10.0 17.0
6 占国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1 1.0 1.0
7 张礼霞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1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碲酸盐
假单胞菌
好氧还原
最小抑制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6-687X
51-1482/Q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62-1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96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