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土壤培养法,比较分析了桂林毛村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灌丛和林地)土壤在25℃、黑暗条件下培养90 d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差异(以90 d累计释放的CO2-C计).农田土壤矿化释放的CO2-C含量分别比灌丛和林地少62.9%和56.6%.利用6 mol/L的HCl酸解法得到惰性碳含量,并利用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在SAS8.2软件中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的大小及其分解速率,计算得出各库驻留时间.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方式均为活性碳库含量最少,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1.82%~2.71%之间,平均驻留时间在8.4~16.3 d之间;缓效性碳库次之,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33.91%~45.47%之间,平均驻留时间为4.8~7.7 a之间;惰性碳库所占比例最大,在51.82%~64.01%之间,平均驻留时间为假定的1 000 a.通过固态13C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13C CPMAS NMR)方法对土壤碳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灌丛和林地相比,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多的农田烷基C和芳香C的比例增加,烷氧C和羰基C的比例降低;烷基C/烷氧C和疏水C/亲水C的大小顺序均为农田>林地>灌丛,而脂族C/芳香C的大小顺序则相反,即灌丛>林地>农田.这说明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程度较高,难分解程度增加,难分解有机碳比例增加.
推荐文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土地利用方式
室内培养
土壤有机碳
双指数方程
Q10值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碳库及周转时间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库
周转时间
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类型
岩溶区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农牧交错带
矿化量
矿化速度
岩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与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碳循环
岩溶作用
岩溶碳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林毛村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碳结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壤有机碳 矿化 土壤碳结构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0-416
页数 分类号 S153.6
字数 53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1.04.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4)
共引文献  (895)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46)
二级引证文献  (159)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区
土壤有机碳
矿化
土壤碳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