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基地雷达成像研究中通常直接采用了单基地散射中心模型,忽略了双基地几何配置引起散射中心位置变化的这一事实.该文研究了旋转对称目标的双基地散射特性,采用几何绕射理论求解了锥体目标底面边缘双基地散射中心的位置,为入射波方向与散射波方向的夹角角平分线与目标对称轴构成的平面与底面边缘的交点,并据此建立了宽带双基地雷达目标回波模型,进而获得双基地1维距离像.最后,通过电磁计算软件获得了锥体目标的双基地1维距离像,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文揭示的目标双基地散射中心的位置为旋转对称目标的宽带双基地雷达回波模拟、成像、特征提取与识别等应用提供了准确的数学模型.
推荐文章
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的特征分析
雷达
目标识别
一维距离像
特征提取
基于波形熵的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检测技术
一维距离像
目标检测
波形熵
运动目标对步进频率一维距离像的影响研究
步进频率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
目标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旋转对称目标双基地一维距离像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高分辨距离像 旋转对称目标 散射中心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7-2734
页数 分类号 TN957.52
字数 5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46.2011.002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艾小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109 5.0 10.0
2 杨建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70 367 9.0 13.0
3 李永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47 301 9.0 15.0
4 邹小海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5 52 3.0 5.0
5 肖顺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63 602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基地雷达
高分辨距离像
旋转对称目标
散射中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