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病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血清铜、锌、铁、钙、镁含量.结果: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铜、血清钙含量比较明显低下(P<0.05),有显著性差异.血清锌、铁、镁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铜测定能作为肝豆状核变性病的诊断指标,血清钙测定对肝豆状核变性病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推荐文章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急性肝炎
肝硬化
微量元素
肝豆片I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微量元素排泄的影响
肝豆状核变性 /中药疗法
痕量元素 /分析
康复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干预措施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药物疗法
青霉胺
心理护理
血清铜及血清游离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
肝豆状核变性
铜蓝蛋白
血清铜
血清游离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来源期刊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病 血清 微量元素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2
页数 分类号 Q59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爱华 中山大学卫生学院 97 1252 18.0 31.0
2 林芳宇 48 418 12.0 19.0
3 陈红英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27 125 6.0 10.0
4 邓石凤 15 396 10.0 15.0
5 林广云 中山大学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16 111 6.0 10.0
6 张丹桃 4 26 2.0 4.0
7 许燕春 1 2 1.0 1.0
8 郑民樱 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病
血清
微量元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双月刊
1005-5320
52-1081/R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市东路50号
66-5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0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