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分析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中共分离出58种组分,鉴定出其中的57种,占流出峰总面积的81.565%,以酯类和萜类物质为主,其中含量最多的为酯类,种类最丰富含量其次的为萜类.酯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为蓓半萜γ-内酯(24.054%),乔木素(5.825%);萜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吉玛烯D(7.993%).本试验的结果可为白苞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梧桐花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梧桐花
石油醚提取物
化学成分分析
红旱莲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红旱莲
金丝桃属
化学成分
旱冬瓜醇提物化学成分研究
旱冬瓜
乙醇提取物
石油醚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三叶青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崖爬藤属
三叶青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白苞蒿 石油醚提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7
页数 分类号 TQ460.7+2
字数 13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廷香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 21 25 3.0 4.0
2 张素英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 30 108 7.0 9.0
3 夏亮铕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苞蒿
石油醚提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0-5471
50-1045/N
大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78-2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5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18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