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研究了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黑木耳生产残留物.采用序批式厌氧消化方式,分别对pH值,产气量,CODCr,进出料TS,VS,粗纤维、凯氏氮等进行测试分析.试验表明:以黑木耳生产残留物为厌氧消化原料,若接种物不足,易产生酸化.厌氧消化料液浓度(TS)15%时,累计总产气量最高,为14876 mL,分别比厌氧消化料液浓度6%,9%和12%时高出23.90%,11.12%和11.26%,说明在实验条件下,黑木耳生产残留物厌氧消化的浓度越高,产气越多.4组处理的出料CODCr浓度相对于进料时分别降低了31.45%,33.75%,36.67%和36.53%.得出黑木耳生产残留物中可被厌氧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平均为35%左右.厌氧消化液浓度15%时的TS和VS降解率均最大,分别为43.82%和47.42%.4组处理的粗纤维降解率大致相同,平均在57%左右.四组处理的出料干物质中凯氏氮的含量比进料均有所增加.
推荐文章
黑木耳生产经济效率及成本收益研究
黑木耳
生产经济效率
成本收益
北方全光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
黑木耳
生产
技术
全光地栽培
管理
尚志市黑木耳生产现状和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黑木耳
尚志市
黑木耳产业
菌袋
环境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木耳生产残留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沼气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木耳 生产残留物 厌氧消化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分类号 X71|S216.4
字数 2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166.2011.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珊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4 24 2.0 4.0
2 林聪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65 608 14.0 21.0
3 姜文腾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 28 1.0 2.0
4 王阳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0 97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木耳
生产残留物
厌氧消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沼气
双月刊
1000-1166
51-1206/S
大16开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4段13号
62-16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3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