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排除了语言的非有机组成部分———声音和文字后,从语言的本质上做出的论述。语言符号中的"能指"符号,即音响形象,是一种既非声音,也非文字的非物质的心理印迹,任意性原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概念和音响形象的关系的描述,它是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而"象似性"是对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之间关系的描述,它普遍存在于语法层。因此,从此意义上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象似性既不是对任意性的挑战,也不是对任意性的有力补充,二者各自存在,互为独立。
推荐文章
论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
语言符号
任意性
非任意性象似性
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讨论
索绪尔
语言符号
任意性
语言现象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探赜
语言符号
任意性
象似性
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讨论
索绪尔
语言符号
任意性
语言现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来源期刊 中州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性 音响形象 象似性 关系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分类号 H030
字数 5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3715.2011.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茜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系 9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6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言符号
任意性
音响形象
象似性
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州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3715
41-1275/G4
大16开
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7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