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有机钛酸酯(Ti(OBu)4)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物碳酸二乙酯(DEC)和1,4-丁二醇(BDO)摩尔比、减压时间及温度、精馏柱塔板数等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制备出了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左右的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采用IR和1H-NMR表征了产物PCDL的分子结构,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馏分的组成.结果表明,常压阶段馏分为乙醇,与反应物的摩尔比无关;减压阶段,当反应物摩尔比>1.0时,DEC与乙醇形成共沸物一起被蒸出.当反应物摩尔比≥1.0时,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能够稳定地控制在2000左右.随着减压反应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PCDL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羟值则逐渐降低.
推荐文章
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聚碳酸酯二元醇
聚氨酯
酯交换
催化剂
应用
有机胺催化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树脂工艺
聚碳酸酯
熔融酯交换
有机胺
聚碳酸酯的热降解
聚碳酸酯
热稳定性
热降解
降解产物
异山梨醇与碳酸二甲酯两步法合成聚碳酸酯的工艺
催化剂
二元醇
聚合物
合成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机钛酸酯催化制备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聚氨酯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碳酸酯二元醇 碳酸二乙酯 钛酸酯 酯交换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分类号 TQ225.52
字数 3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902.2011.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延光 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 6 1.0 2.0
2 李再峰 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1 42 4.0 6.0
3 李岩峰 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 6 1.0 1.0
4 熊召举 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 6 1.0 1.0
5 张成龙 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碳酸酯二元醇
碳酸二乙酯
钛酸酯
酯交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聚氨酯工业
双月刊
1005-1902
32-1275/TQ
大16开
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大厦64号信箱
28-34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