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稻粒黑粉病是由担子菌亚门齿黑粉菌属的稻粒黑粉菌引起的.试验设置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pH值等培养参数,观察这些不同的参数对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孢子在充分吸水、温度24~28℃、光照与黑暗间隔培养12 h、pH值为7左右的条件下,最适宜冬孢子萌发.试验还观察并描述了稻粒黑粉菌冬孢子的形态特征和萌发过程.此外,为了建立稻粒黑粉病人工接种体系及研究稻粒黑粉菌与水稻之间的互作,需要筛选到能够产生稻粒黑粉病的接种体--次生小孢子的培养基.试验还研究了麸皮培养基等7种液体培养基的产孢效果,结果发现麸皮培养基最适合稻粒黑粉菌产生次生小孢子.
推荐文章
灰梨孢菌产孢培养基筛选
灰梨孢菌
稻瘟菌
蕉瘟菌
培养基
产孢量
稻曲病菌薄壁分生孢子产孢平板培养基的筛选
稻曲病菌
薄壁分生孢子
产孢
培养基
球孢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和检测应用
球孢白僵菌
选择性培养基
球果花蝇
选择
检测
灰梨孢菌产孢培养基筛选
灰梨孢菌
稻瘟菌
蕉瘟菌
培养基
产孢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影响因素及其产孢培养基的筛选
来源期刊 浙江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稻粒黑粉菌 冬孢子 萌发率 产孢培养基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2-576
页数 分类号 S435.11
字数 42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1.03.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5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粒黑粉菌
冬孢子
萌发率
产孢培养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业学报
月刊
1004-1524
33-1151/S
大16开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2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87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