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术前双源CT检查对判断贲门癌手术可行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例贲门癌患者行术前上腹部双源CT扫描,再将CT图像进行后处理,进而观察肿瘤浸润深度、外侵范围、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胃左动脉间隙(胃左动脉游离段长度),并与术中情况对照,判断手术可行性并指导手术切除.结果 38例贲门癌患者双源CT所显示的癌肿大小、外侵范围、周围肿大淋巴结以及胃左动脉间隙都与术中所见基本吻合.其中,21例双源CT显示贲门肿块≤4.0 cm,与周围器官无粘连,且未发现肿大淋巴结,全部行根治性切除术;17例双源CT显示贲门肿块>4.0 cm,依其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9例行根治性切除,7例行姑息性切除,1例探查手术.结论 术前双源CT检查有助于明确贲门癌浸润深度、外侵范围、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胃左动脉间隙大小,对判断手术可行性及指导手术切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贲门癌患者血管造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贲门癌
血管造影
胃左动脉
临床意义
贲门癌侵犯胃裸区的CT、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贲门癌
胃裸区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152例贲门癌临床病理分析
贲门癌
临床病理
贲门癌胰脾联合切除的临床价值
贲门
胰腺
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源CT检查对贲门癌手术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贲门癌 双源CT检查 CT图像后处理 贲门癌根治术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与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46
页数 分类号 R737
字数 2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136.2011.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旭青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 14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贲门癌
双源CT检查
CT图像后处理
贲门癌根治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4-4136
32-1795/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129号
28-56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