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骶骨切除术后四棒内固定方式重建腰骶部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利用CT图像建立骶骨次全切除和全骶骨切除有限元模型.在次全切除模型上比较四棒内固定方式与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时L3椎体在垂直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旋工况下的活动范围及内固定器械最大应力值.在全切除模型上比较两种重建方式在垂直压缩工况下L3椎体的活动范围和内固定器械最大应力值.结果 (1)在次全切除模型上,四棒内固定后L3椎体在各种工况下的活动范围分别为4.2mm、0.49°、0.49°、0.24°和0.26°,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后分别为5.5 mm、0.74°、0.74°、0.27°和0.30°.四棒内固定后各种工况下器械最大应力值分别为810.7、148.0、148.0、134.6、14.4 Mpa,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后分别为655.0、109.9、109.9、119.1、11.4 MPa.(2)在全切除模型上,四棒内固定后垂直压力下L3椎体位移和器械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0.9 mm和2172 MPa,改良Galveston技术重建后分别为49.1 mm和4325 MPa.结论 与改良Galveston技术相比,四棒内固定方式重建腰骶部具有较强的刚度.在全骶骨切除且不行腰骶部植骨时,四棒内固定方式具有较小的最大应力值,可降低内固定器械早期失败的风险.但在骶骨次全切除或行腰骶部植骨时,其应力遮挡效应明显增加.
推荐文章
下颌骨颏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颌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有限元分析
开采沉陷三维损伤有限元分析
开采沉陷
三维损伤
裂隙岩体
柱塞偶件三维有限元分析
柱塞
柱塞套
有限元分析
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
三维边坡
弹塑性有限元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骶骨切除术后四棒内固定方式重建腰骶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骶骨 骨肿瘤 有限元分析 内固定器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691
页数 分类号 R658.3
字数 4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1.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郑东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 52 293 9.0 14.0
2 孙伟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 45 275 11.0 15.0
3 李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 4 4 1.0 2.0
4 刘俊健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骶骨
骨肿瘤
有限元分析
内固定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