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九节茶的遗传特性,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利用ISSR分子标记试验方法研究了37个九节茶种源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7条引物,分别利用POPGENE1.32软件及NTSYS软件对九节茶种源进行了基于I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种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条引物共扩增出10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8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65.71%;37个种源间遗传多样性较低,福建、广东、江西、浙江和广西5个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0.1770,种内遗传多样性为0.0990,基因分化系数为0.4405,即种群间遗传变异占种群遗传变异的44.05%,55.95%的遗传变异在种内进行。由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计算的基因流Nm=0.6350。遗传相似系数为0.7048~0.9143,平均0.8096。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1处,37个种源可以分为5类,聚类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种源的地理分布,但可以部分反映地理分布的特点,为种质资源的鉴定打下良好基础。
推荐文章
九节茶种质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九节茶
ISSR分子标记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车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割手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割手密
遗传多样性
ISSR
SDS法
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玉米地方品种
聚类分析
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九节茶种质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来源期刊 农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九节茶 ISSR分子标记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4
页数 分类号 S567.239|S567.19
字数 28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774.2011.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工业原料林研究所 303 2600 26.0 39.0
2 陈礼光 福建农林大学工业原料林研究所 136 1297 21.0 30.0
3 荣俊冬 福建农林大学工业原料林研究所 178 835 14.0 19.0
4 黄宇 福建农林大学工业原料林研究所 12 95 7.0 9.0
5 何天友 福建农林大学工业原料林研究所 110 409 10.0 14.0
6 薛艺敏 福建农林大学工业原料林研究所 7 35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九节茶
ISSR分子标记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学学报
月刊
1007-7774
11-6016/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18-161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