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华南滨海小流域——中山大学滨海水循环试验基地(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在对该流域地下水和雨水分别进行采样、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氯量平衡法(CMB)与地下水动态法计算了该流域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给水度.研究发现,试验基地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补给,地下水埋深在雨季(4-9月)、旱季(10-3月)的变动范围大致为0~ 1.5m与0~0.5 m.根据CMB计算结果,补给区、中间区雨季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别为旱季的1.3~1.6倍和1.3~2.0倍,且补给区大于中间区(M5井除外).利用地下水动态法计算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所得雨季、旱季的均值(7.6%和4.6%)与CMB计算结果(7.7%和5.3%)较为接近.给水度、雨强与入渗补给系数均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将地下水埋深分别与降雨入渗补给量及潜水蒸发量进行多项式拟合对比,发现降雨入渗对地下水的最大入渗补给埋深约为2.3 m,当埋深为3.1 m时,地下水可获得最大净补给量.
推荐文章
雨水花园集中入渗对地下水水位与水质的影响
低影响开发措施
雨水花园
集中入渗
地下水变化
地下水水质
季节性冻土区融雪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分析
融雪入渗
季节性冻土区
地下水补给
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分析
永定河
补水渗漏
水均衡法
水位升幅
降雨入渗补给浅层地下水过程探讨
降雨入渗
补给地下水
补给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南滨海小流域降雨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分析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滨海小流域 氯量平衡 地下水动态法 入渗系数 给水度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9-1267
页数 分类号 P33
字数 92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11.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45 626 13.0 24.0
2 付丛生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14 117 6.0 10.0
3 蒋华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12 77 6.0 8.0
5 董林垚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12 68 5.0 8.0
6 黄小兰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9 86 4.0 9.0
10 谢丽纯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8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滨海小流域
氯量平衡
地下水动态法
入渗系数
给水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