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述了由徐祖耀院士提出的淬火-分配-回火(Q-P-T)新工艺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总结了先进Q-P-T钢从超高强度到高强塑性的发展,重点论述了在形变中残留奥氏体增强超高强度钢的塑性的微观机制.鉴于单循环Q-P-T工艺对大尺寸工件和不同尺寸热轧板(或H型钢)处理的局限性,提出了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MQ-P-T)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热轧板(或H型钢)的工程应用.最后列举了MQ-P-T工艺在机械行业的应用实例.
推荐文章
高速钢降温淬火、回火工艺研究
W6Mo5Cr4V2高速钢
降温淬火
晶粒度
硬度
冲击吸收能量
SA-537MC1.2淬火加回火钢板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
SA-537MC1.2
淬火加回火
埋弧自动焊
焊接工艺
淬火/回火热处理对TiAl基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
TiAl基合金
热处理
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
弹性盖板针布回火工艺研究
弹性盖板针布
梳针
高频电源
高频回火
金相组织
耐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淬火-分配-回火工艺和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工艺
来源期刊 热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淬火-分配-回火(Q-P-T)工艺 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MQ-P-T)工艺 超高强度钢 残留奥氏体 塑性增强的微观机制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分类号 TG142.1
字数 55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690.201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乃录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270 9.0 14.0
2 戎咏华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 533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淬火-分配-回火(Q-P-T)工艺
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MQ-P-T)工艺
超高强度钢
残留奥氏体
塑性增强的微观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处理
双月刊
1008-1690
31-1768/TG
16开
上海市中兴路96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