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1,4,8,11,15,18,22,25-八氧代正丁基酞菁铜、1,4,8,11,15,18,22,25-八氧代丁酸甲酯基酞菁锰、1,4,8,11,15,18,22,25-八氧代正丁酸甲酯基酞菁铜、1,4,8,11,15,18,22,25-八氧代正丁酸甲酯基酞菁锌这四种新型八取代酞菁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比较.这四种酞菁在红外光谱中没有规律可循;在紫外光谱中这四种酞菁的特征吸收带的大小顺序为:酞菁铜(1)>酞菁锌(4)>于酞菁铜(3)>于酞菁锰(2);在荧光光谱中酞菁铜(1)>酞菁锰(2)>酞菁铜(3)>酞菁锌(4)荧光光谱发射光谱峰.原因主要是和配体的不同和中心配位为金属原子不同引起的.
推荐文章
新型可溶性酞菁的合成和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
可溶性酞菁
合成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红移
α-含氧取代酞菁的聚集性质研究
α-含氧取代酞菁
J型聚集体
锌-氧自配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八取代酞菁谱学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酞菁 新型 八取代 性质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1-2175
页数 分类号 O482.1
字数 25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1)08-2171-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道成 运城学院化学系 9 33 3.0 5.0
4 李万程 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131 4.0 11.0
8 王洪富 运城学院化学系 2 3 1.0 1.0
15 郑新星 运城学院化学系 1 3 1.0 1.0
16 郭艳杰 运城学院化学系 1 3 1.0 1.0
17 杨旭青 运城学院化学系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酞菁
新型
八取代
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