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k-ε(RNG)与LES湍流模型在来流与建筑物迎风侧呈不同角度的情形下,模拟了位于立方体建筑物顶部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的流动和扩散规律,并与相应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模拟建筑物顶部回流、背风侧空腔区以及再附着点等.浓度场分析结果表明:来流与建筑物成45°时,建筑物顶部回流区与背风侧空腔区的数值模拟结果略低于风洞试验结果;来流与建筑物成90°时,建筑物顶部回流区数值模拟结果略高于风洞试验结果,而背风侧空腔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建筑物周围的流场影响浓度场的分布,LES、k-ε(RNG)模型都能够较好地模拟建筑物周围的流动和扩散规律,两种模型相比,LES模型与风洞试验吻合得更好.总之,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能较好地研究建筑物对流动和扩散的影响.
推荐文章
复杂建筑物对近场扩散影响的数值与风洞模拟的比较分析
建筑物群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污染物扩散
建筑物对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数值与风洞模拟研究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建筑物影响
污染物扩散
流场
风洞模拟建筑物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的若干问题讨论
空气污染
扩散
风洞试验
建筑物影响
计算模拟建筑物对近源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计算流体力学
大气污染物
烟流扩散
建筑物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k-ε(RNG)、LES模拟建筑物周围气流特征及湍流扩散的风洞试验验证
来源期刊 实验流体力学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建筑物 流动 扩散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3
页数 分类号 V211.74
字数 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97.2011.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仁太 47 419 12.0 19.0
2 乔清党 8 62 6.0 7.0
3 郭栋鹏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9 5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建筑物
流动
扩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流体力学
双月刊
1672-9897
11-5266/V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4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4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