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远嫁德国的李爱兰在慕尼黑创建了第一个“阳光之家”,六年里收养了66名囚犯的子女,被德国儿童称为“中国妈妈”。当“中国妈妈”患病的消息在德国电视台播出后,德国前总理专程前往看望,全国各地的少年儿童纷纷拥向慕尼黑的特莎广场,用歌声为“中国妈妈”祈祷和祝福。来自中国的妈妈李爱兰是四川成都人,在柏林大学获得动力学硕士学位后,受聘到一家建筑机械公司工作,并取得了工程师资格。
推荐文章
师爱如兰责任如山
师爱
责任
健康成长
爱是生命的阳光
理解
宽容
鼓励
肯定
给学困生多一点爱的阳光
尊重
信任
表扬
爱如阳光,沐浴童心
教育
爱心
奉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爱兰:德国儿童的“阳光妈妈”
来源期刊 华人时刊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少年儿童 妈妈 德国 阳光 建筑机械公司 工程师资格 硕士学位 柏林大学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F426.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少年儿童
妈妈
德国
阳光
建筑机械公司
工程师资格
硕士学位
柏林大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人时刊
月刊
1006-0278
32-0001/Q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5楼
28-229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