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少阳与少阴均主枢,二者存在直接联系,这明确反映在<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中少阴与少阳主时的顺序连接上.结合<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所论,推知此阴中之阴即是少阴,阴中之阳便是少阳,二者枢机相系,一气贯通,而有阴阳之别.二者主枢的紧密联系,可以用于解读<伤寒论>148条中少阳表里见证与少阴证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明确四逆散居于少阴篇中的意义:小柴胡汤与四逆散的根本区别在于少阳主阳枢以和解表里之半,少阴主阴枢以升降阴阳之势,主持有表里、阴阳、深浅层次之不同.
推荐文章
基于《伤寒论》理论刍议阴、阳经之枢
阴经之枢
阳经之枢
《伤寒论》理论
方证相应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伤寒论》
少阴病
预后
心肾
浅析《伤寒论》中的护理思想及其临床意义
伤寒论
中药煎煮方法
将息
护理思想
浅析《伤寒论》少阴病吴茱萸汤证
伤寒论
少阴病
吴茱萸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中少阳与少阴主枢的关系
来源期刊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少阳 少阴 半表半里 四逆散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分类号 R222.2
字数 3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1.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相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26 479 11.0 17.0
2 李杭洲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少阳
少阴
半表半里
四逆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246
34-1324/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
26-2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8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