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阴阳对应性思维阅读、研习《伤寒论》是读经典的一个门径.《伤寒论》首创六经辨证并将其运用临床,这里的六经是病理概念.少阳主枢理论方证相应,其所创柴胡汤类方至今仍在临床广泛运用.少阴、厥阴何为阴经之枢存在争议.《伤寒论》注重临床实践,方证相应,有此证便予此方,此乃传承的精华.
推荐文章
用阴阳理论探析《伤寒论》之灸法
阴阳
《伤寒论》
灸法
论《伤寒论》“在表之阳”
《伤寒论》
“在表之阳”
“在表之阴”
“在里之阳”
“在里之阴”
张仲景
浅谈《伤寒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
六经辨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伤寒论》
“六经”
“六病”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伤寒论》理论刍议阴、阳经之枢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阴经之枢 阳经之枢 《伤寒论》理论 方证相应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2
字数 29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20.09.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松龄 67 244 9.0 11.0
2 刘志华 41 171 9.0 11.0
3 姬令山 10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经之枢
阳经之枢
《伤寒论》理论
方证相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