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城市河道受污染底泥对水体产生大的二次污染,为有效的控制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和开发有效的水体治理技术方法,本研究利用人工模拟河道在连续流条件下,对河道污染底泥的生物修复及其对水体生物修复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曝气增氧和投加底泥生物修复制剂联合处理的方式能达到好的底泥生物修复效果,能有效的提高底泥的生物降解活性(G值),削减底泥氮磷污染物的释放量,底泥G值与底泥氮、磷污染物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单独采用曝气增氧和投加土著微生物制剂联合实施的生物修复方法对河道污染水体均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底泥的生物修复将对河道水体生物修复的效果产生大的影响.底泥生物修复后,对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处理效果更加显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水体COD、氨氮的最大去除率由65.0%和16.30%提高到72.0%和41.0%,水体生物修复的周期由13d缩短为6d.
推荐文章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分析
河道底泥污染
生物修复
试验研究
农村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
水环境
河道
底泥污染
治理
原位生物技术对城市重污染河道底泥的治理效果
原位生物技术
城市河道
底泥污染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底泥
物理修复
生物修复
疏浚
掩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城市河道 底泥污染 释放 水体污染 生物修复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0-635
页数 分类号 X703
字数 5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873.2011.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玉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105 1228 19.0 28.0
2 李开明 33 592 10.0 24.0
3 谢丹平 15 111 5.0 10.0
4 江栋 14 146 6.0 12.0
5 刘晓伟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6 31 3.0 5.0
9 金中 4 2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3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河道
底泥污染
释放
水体污染
生物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