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流变特性引起围岩应力场演变规律,分析了巷道开挖完成后,围岩的应力状态,得出围岩应力峰值点位于塑性区与弹性区的交界处;选取西原模型计算软岩的流变过程,在计算过程中,提出了三向应力状态下围岩应力峰值点发生转移的判据;结合典型软岩巷道一龙口海域巷道流变实验成果,给定一个极小的时步△t,在σ(x,t)作用下将会产生一个应变增量△ε,当围岩应力峰值点位置发生变化时,应力重新分布,形成新的应力分布σ' (x,t),编制计算程序,计算得出不同时刻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围岩应力峰值位置.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峰值的转移规律,并得出围岩应力峰值点会最终趋于某一位置.
推荐文章
基于损伤理论的圆形巷道围岩应力场分析
圆形巷道
围岩
应力场
损伤
构造带围岩特性实验及流变规律分析
构造带
围岩
流变规律
数值分析
高抽巷围岩应力场特征及位置优化
高抽巷
应力场
位置优化
数值模拟
注水井泄压对井壁围岩应力场的影响
流固耦合
套管
泄压作业
有限元
注水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变特性引起围岩应力场演变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岩石流变 应力场演变规律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1-445
页数 分类号 TU457
字数 28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363.2011.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波 8 51 4.0 7.0
2 高延法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3 729 13.0 23.0
3 夏方迁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 2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26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岩巷道
岩石流变
应力场演变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3363
32-1760/TD
16开
江苏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6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