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以及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体检者.所有入组人员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头颅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病理改变结果 分为3组:软斑块组、硬斑块组和对照组.从肘静脉采血10 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24孔培养板,培养4天后,洗去非贴壁细胞,换液培养至7天.收集贴壁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I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MTT法和改良的Boyden小室分别观察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能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 放大200倍视野下内皮祖细胞数量、黏附能力,硬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均高于对照组,软斑块组高于硬斑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硬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软斑块组高于硬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软斑块组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关.
推荐文章
皮肤自发荧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皮肤自发荧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糖尿病
年龄增长
内皮祖细胞治疗冠脉粥样硬化前景
内皮祖细胞
冠状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的影响因素
颈部血管彩超
诊断
颈部动脉斑块
脑梗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皮祖细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斑块性质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6-760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云甫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61 276 10.0 12.0
2 刘勇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30 134 7.0 10.0
3 李承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67 1025 15.0 23.0
4 李永霞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18 49 4.0 6.0
5 何国厚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20 146 5.0 11.0
6 丁立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8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8)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斑块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月刊
1007-3949
43-1262/R
大16开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
42-16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12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