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3年5月泰安市东羊娄村发生大型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仅塌陷坑面积就达750m^2。经调查研究,真空吸蚀致塌和重力致塌是该岩溶塌陷形成的致塌力学机制,致塌力主要为覆盖层土体自身重力和地下水快速下降过程中形成的真空负压吸蚀力。根据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分析结果,分3部分建立了岩溶塌陷的致塌力学综合模型,即基于普氏天然平衡拱理论的土洞极限平衡高度公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桶状塌陷坑形成判别公式和基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的漏斗状塌坑形成判别公式,经东羊娄村岩溶塌陷后验分析,计算结果与岩溶塌陷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推荐文章
岩溶塌陷渗压效应致塌机理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岩溶塌陷为例
岩溶塌陷
渗压效应
形成机理
致塌力学模型
真空吸蚀作用
失托加荷作用
枣庄市
隐伏岩溶区岩溶塌陷易发程度评价--以泰安为例
隐伏岩溶
岩溶塌陷
形成过程
评价
泰安市
枣庄岩溶塌陷形成机理与致塌模型的研究
渗压效应
临界土洞
力学模型
普氏理论
极限平衡理论
江苏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致塌力学模型及水位控制红线
岩溶塌陷
致塌模式
力学模型
水位红线
徐州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溶塌陷的致塌力学模型研究——以泰安市东羊娄岩溶塌陷为例
来源期刊 自然灾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形成机制 力学模型 泰安市 东羊娄村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5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2.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塌陷
形成机制
力学模型
泰安市
东羊娄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灾害学报
双月刊
1004-4574
23-1324/X
大16开
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8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