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粉末包埋法对电子束物理气相(EB- PVD)制备钛合金薄板在620℃分别进行6h渗铝及铝硅共渗,采用XRD、SEM等对EB- PVD制备钛合金薄板显微组织以及粉末包埋法渗铝及Al- Si共渗后的钛合金薄板显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晶合金可以在620℃实现渗铝和铝硅共渗.渗铝层的相结构主要为Al3 Ti相,但由于渗层Al3 Ti相为脆性相,在渗后冷却过程中热应力的作用下,易产生裂纹.铝硅共渗层的相结构主要为Al3 Ti和Ti5 Si3相,由于Si存在渗层中,渗层中不存在裂纹.
推荐文章
碳钢表面粉末包埋法渗铝的实验研究
碳钢
包埋渗铝
渗铝层
铝化物层
石墨粉
硬度
P92耐热钢粉末包埋渗铝与化学气相渗铝涂层组织结构研究
粉末包埋渗铝
化学气相渗铝
P92钢
渗铝涂层
组织结构
沉积特性
渗铝机理
碳钢粉末渗铝试验研究
碳钢
粉末渗铝工艺
渗铝层
微观结构
持久性
抗高温氧化性能
钢的渗铝工艺技术及性能研究进展
渗铝钢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结构
耐氧化
耐腐蚀
氧化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晶钛合金薄板粉末包埋渗铝及铝硅共渗研究
来源期刊 宇航材料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渗铝 铝硅共渗 微晶 钛合金薄板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新材料新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5,69
页数 分类号 TG156.8
字数 23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330.2011.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赫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 187 2763 28.0 42.0
2 李明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62 516 11.0 21.0
3 卢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渗铝
铝硅共渗
微晶
钛合金薄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宇航材料工艺
双月刊
1007-2330
11-1824/V
大16开
北京9200信箱73分箱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1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