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桂花(Osmamthus fragrans)叶斑病病斑上分离得到叶点霉病原菌,对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变叶木叶点霉(Phyllosticta ghaesembillae Koorders).同时对该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3~11条件下均适宜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合孢子萌发的为pH 9.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光照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黑暗对孢子的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但这些碳源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只对孢子萌发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该病原菌也能利用有机氮、无机氮等氮源,最适氮源为硝酸钾,硫酸铵和氯化铵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60℃.
推荐文章
广西莪术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广西莪术
病害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水稻弯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水稻
新月弯孢霉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甜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甜瓜
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霉
生物学特性
海滨雀稗弯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海滨雀稗
弯孢霉属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花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桂花叶斑病 变叶木叶点霉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7
页数 分类号 S436.8
字数 5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419 4131 30.0 46.0
2 王晓梅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5 98 5.0 9.0
3 黄琦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桂花叶斑病
变叶木叶点霉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684
22-1100/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