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左右乌喙软骨在腹面联合.侧尾下骨和第1尾下骨基部产生短暂的软骨质连接(20.1 mm SL).第1、2尾上骨联合形成棒状尾上骨1+2.第1髓弓与脑颅之间区域具1游离髓弓.脊柱以体前中部位置为起点向前后发育.髓弓、脉弓的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不同.脉弓首先以体中部为中心向前后发育;髓弓随后亦以从体中部向前后发育,12.4 mm SL个体开始同时从最前端向后发育.这一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相比更接近高等鱼类.因此,刀鲚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物种.研究亮点:首次对长江口重要的经济鱼类刀鲚的仔稚鱼早期发育阶段的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进行了研究,探明了硬骨和软骨发育的时间次序,并与鲱形目其他鱼类骨骼的早期发育进行比较,发现了鲱形目鱼类骨骼的早期发育方式同中有异.与高等鱼类的比较显示刀鲚较鲱形目其他鱼类更为高级,进而判断刀鲚是进化的过渡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