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于2009和2010年采取常规灌溉、固定隔沟灌溉和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设置15、22.5和30 mm3个灌水量,考察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大豆产量、植株性状、品质及土壤水分利用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干旱条件下,灌水可极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大豆产量,而且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交替隔沟灌溉22.5 mm的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WUE均高于其它灌溉处理.2010年降雨相对较多,灌溉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对照,以交替隔沟灌溉22.5 mm产量最高,相同水量不同灌溉方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交替隔沟灌溉22.5 mm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WUE都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灌溉使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大豆生育期间最佳灌溉组合为交替隔沟灌溉22.5 mm.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灌溉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大豆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耕种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0-803
页数 分类号 S565.1
字数 3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丽华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32 319 9.0 17.0
2 赵洪祥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86 660 16.0 24.0
3 孟祥盟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47 417 12.0 19.0
4 方向前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157 685 14.0 23.0
5 谭国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33 316 9.0 17.0
6 闫伟平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34 271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灌溉方式
大豆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