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在无极核微乳液中水解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TEV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制备了疏水性光敏剂-2,9,16,23-四氨基酞菁锌负载的表面带有正电荷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iO2@ ZnPc( NH2)4).通过透射电镜(TEM)、Zetasizer Nano-ZS粒度仪(DL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Vis)研究和表征了该纳米粒子的表面形貌、表面电荷、水溶性和稳定性.所合成的纳米粒子粒径约20 nm,颗粒为规则的球形,粒径较均一,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平均ζ电位值为(28.8±2.79 mV),在714 nm处有强吸收峰.此外,负载在纳米粒子中的ZnPc(NH2)4不易泄漏,增强了ZnPc(NH2)4的抗光漂白能力.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为探针分子,检测出SiO2@ ZnPc( NH2)4可以有效产生单线态氧.通过测量纳米粒子与活细胞(HeLa,U251,PC-12)孵育后的细胞活度来检测对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纳米粒子浓度≤300 mg/L时,未掺杂ZnPc( NH2)4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iO2-NH2)对细胞没有毒性;当其负载ZnPc( NH2)4后,对细胞没有显著毒性.
推荐文章
二氧化硅对纳米氧化锌热稳定性的影响
二氧化硅
纳米氧化锌
表面处理
热稳定性
纳米二氧化硅致心肌线粒体损伤作用的研究
纳米结构
环境暴露
毒性试验
纳米二氧化硅
心肌线粒体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涂料
耐蚀性
附着力
微乳液法制备无定形纳米二氧化硅
微乳液
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氨基酞菁锌负载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细胞毒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四氨基酞菁锌 微乳液 细胞毒性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7-1571
页数 分类号 TB383.1
字数 38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6.2011.0156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振新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35 211 8.0 13.0
2 朱志军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6 2.0 2.0
3 庄欠粉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7 王金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0 2.0 3.0
8 李峰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9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四氨基酞菁锌
微乳液
细胞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