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正相液相色谱系统,通过向流动相中添加微量水,建立了8种手性α-丙酸类污染物或降解产物对映体的拆分方法,并探讨了微量水的影响机制.采用的色谱柱为Chiralcel OJ-H column( 25 cm×4.6mm,5μm),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结果表明,微量水的添加能显著影响α-丙酸类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对映体的分离效果;微量水可通过竞争待测组分在手性固定相上的作用位点,或者诱导流动相pH的变化来改变弱酸类化合物的解离,影响α-丙酸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弱酸类化合物比羧酸酯和酰胺类等中性化合物对微量水的响应更敏感,其中部分化合物的拆分机制发生了改变.
推荐文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
Chiralpak AD-H
Chiralcel OZ-H
手性拆分
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
高效液相色谱
亲水作用电色谱用于吡啶类化合物的分离
毛细管电色谱
亲水作用
吡啶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分离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
手性分离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磺丁基醚-β-环糊精
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
糖类化合物亲水作用色谱保留行为评价
亲水作用色谱
保留行为
保留方程
糖类化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量水对α-丙酸类化合物对映体正相色谱分离的影响
来源期刊 色谱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正相色谱 微量水 手性 α-丙酸类化合物 降解产物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8-1193
页数 分类号 O658
字数 40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23.2011.0118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景文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21 142 7.0 11.0
2 夏婷婷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1 2 1.0 1.0
3 张晓翔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1 2 1.0 1.0
4 顾芳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1 2 1.0 1.0
5 蔡喜运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相色谱
微量水
手性
α-丙酸类化合物
降解产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色谱
月刊
1000-8713
21-1185/O6
大16开
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8-4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79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