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1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常规治疗(15例).选取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匹配而冠脉血流正常的22例患者为正常对照组.③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胸痛等不适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存在血流缓慢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基础TFC值观察组分别为50.1±15.6、60.2±12.4、55.9±13.8,常规治疗组分别54.1±11.6、58.2±10.4、61.9±14.8,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1±10.6、20.2±13.4、22±13.8;观察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34.1±12.6、36.2±16.4、33.9±15.8(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FC分别下降至42.1±10.5、45.2±14.3、39.9±11.6(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5),但仍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5).④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有益.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8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29例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慢血流
超敏C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
阿托伐他汀
临床疗效
价值分析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冠状动脉慢血流
阿托伐他汀
内皮功能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治疗作用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慢血流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5-596
页数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633.2011.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永 2 2 1.0 1.0
2 方五旺 7 11 2.0 3.0
3 阮爱兵 6 13 3.0 3.0
4 王锦乾 5 6 1.0 2.0
5 吕爱玲 6 15 3.0 3.0
6 杨俊平 2 6 1.0 2.0
7 杨洋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慢血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2694
13-1421/R
大16开
中国唐山建设南路57号
18-32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9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