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采用预处理前后的醋酸酐与二乙酰乙二胺(DAED)反应制备四乙酰乙二胺.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醋酸酐)∶n(DAED)等工艺条件对产物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黑色副产物的产生影响较大,n(醋酸酐)∶n(DAED)的影响较小.在反应温度130 ℃,n(醋酸酐)∶n(DAED)=6∶1,反应时间360 min以上的条件下,醋酸酐经预处理(以三氧化硫为处理剂)后合成产物的吸光度不到未预处理时的1/5,醋酸酐预处理对降低黑色副产物具有显著的效果.
推荐文章
含芳香基的乙二胺四乙酸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酐
氨基芳香酸
酰化反应
合成
乙二胺四乙酸为核的新型树枝状聚酰胺-胺的合成
扩散法
树枝状大分子
乙二胺四乙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合成
乙二胺四乙酸-α,ω-双[2-(2-硝基-1H-咪唑)]乙醇二酯的微波合成
乙二胺四乙酸
2-(2-硝基-1H-咪唑)乙醇
微波辐射
合成
二乙酰乙二胺合成工艺研究
漂白活化剂
四乙酰乙二胺
二乙酰乙二胺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醋酸酐预处理及反应条件对四乙酰乙二胺合成中黑色副产物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印染助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四乙酰乙二胺 二乙酰乙二胺 醋酸酐 黑色副产物 吸光度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
页数 分类号 TQ340.47+1
字数 1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439.2011.1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春杰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22 75 6.0 7.0
2 莫再勇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4 3 1.0 1.0
3 刘宁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1 0 0.0 0.0
4 吴丹芸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乙酰乙二胺
二乙酰乙二胺
醋酸酐
黑色副产物
吸光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印染助剂
月刊
1004-0439
32-1262/TQ
大16开
常州市和平路413号常州报业传媒大厦辅楼201/202室
28-1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1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