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蜀葵(A lthaea rose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其花具有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两种特征,柱头能发生弯曲与自身花粉接触,存在潜在的延迟自交.为了检测蜀葵花蜜成分和观察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在自然居群内观察蜀葵花期物候、访花昆虫种类及主要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花蜜的主要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蜀葵每株每天开放0~40朵花,平均具有23朵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蜀葵的花朵在开花前分泌花蜜,单花花期内花蜜分泌呈单峰曲线.花蜜含糖量为8.41%,共检测出14种氨基酸.访花昆虫13种,主要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其访花频率与花开放时间和花蜜分泌的高峰时间一致.意大利蜂在同一植株上访花数超过1朵的访问比例约占66.04%.蜀葵内同株异花传粉导致的双亲近交不可避免,两性花中的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的适应意义可能主要是避免雌雄干扰.
推荐文章
蒙古扁桃的花部综合特征与虫媒传粉
蒙古扁桃
花部综合特征
访花昆虫
从传粉模式、花序与壳斗特征来看壳斗科的演化
壳斗科
进化
传粉综合征
花序
壳斗
越南篦齿苏铁传粉媒介的研究
越南篦齿苏铁
传粉
风媒
虫媒
花蜜化学成分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花蜜
化学成分
生态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蜀葵花蜜成分与虫媒传粉模式的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蜀葵 花期物候 花蜜成分 访花频率 同株异花传粉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4
页数 分类号 Q944.58
字数 41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11.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英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45 237 9.0 12.0
2 李群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32 181 8.0 12.0
4 阮成江 大连民族学院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2 462 13.0 17.0
5 陈旭辉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30 250 7.0 15.0
8 包琎龙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蜀葵
花期物候
花蜜成分
访花频率
同株异花传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