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些中国法学家曾经将启蒙公众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但这种将公众"客体化"的启蒙运动因具体语境、现代性知识的内在张力等而面临着危机.中国法学家试图通过探讨"法律论证"等法律方法来构筑法律人共同体,但型构职业共同体、将公众"他者化"的话语机制与启蒙公众的意图存在着内在冲突;同时,因法律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被切断而面临困境.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构建与公众的商谈机制.
推荐文章
法学家与法律人的思维辨析
法学家
法律人
差异性
必要性
浅谈中国法学职业化教育
法学
司法
职业化
法学教育
法学第三立场:蔡枢衡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认知
蔡枢衡
近代法制
殖民地性
法学本土化
关于中国法制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法制史
教学
改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启蒙、论证还是商谈?——也谈中国法学家与公众之关系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启蒙 法律职业化 法律方法 商谈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分类号 D90
字数 60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2011.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启蒙
法律职业化
法律方法
商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