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
在民国法学家蔡枢衡先生的论述中,“殖民地性”成为描述中国近代法制的关键词,也是中国近代法制性质的一个面相。在蔡枢衡看来,法制的“殖民地性”决定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属性。在去殖民化的社会思潮中,法制的“殖民地性”变得更加明显,中国近代法制变革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唯新是从”的法制变革模式引起“中国法学的贫困”,法律认知上的形式主义使得法律形式与法律内容严格区分开来,由此,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制发展出现了“断裂”。循着蔡枢衡对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解释脉络,厘清蔡枢衡意义上“沈派”与“反沈派”的历史社会处境,明确蔡枢衡“法学第三立场”的世界观、法律观和方法论,为当下的法学本土化路径之探索提供启发。
推荐文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
中国
半封建半殖民地
木结构
建筑
发展概况
关于中国近代史几个问题的探讨
中国近代史
整体认识
近代化过程
探讨
中国近代科技衰败根源及认识误区
中国科技
衰败根源
误区
前景展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法学第三立场:蔡枢衡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认知
来源期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蔡枢衡 近代法制 殖民地性 法学本土化
年,卷(期) 2024,(4)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92/j.cnki.cn11-3956/c.2023.04.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蔡枢衡
近代法制
殖民地性
法学本土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